Ampelosicyos bosseri有個別名叫Odosicyos bosseri是一種多年生雌雄異株攀緣植物。早在1922年,一位法國植物學家兼農藝工程師Jean M. Bosser首次發現了這種植物,並以自已的名字命名。由於這種植物幾乎沒有引種到亞洲大陸,在中國內地、台灣、香港也非常罕見,沒有專屬的中文名稱,小編就用英文名上網搜索一番,發現關於它的資訊不多。相信一般花友都不會認識它。
為此,本期"JYY植物世界Plant World"特別整理相關內容,供大眾參考。喜歡的花友分享文章作為支持吧,謝謝!
1)馬島塊根植物珍品
Ampelosicyos bosseri是來自馬達加斯島南部地區的一種塊根植物。就樣子來看,小苗時期和龜甲龍有些相似,都有一個扁平或圓形塊莖狀砧木;也是屬於攀緣型植物,同樣要定期進行修剪,並設計造型,否則藤蔓會互相纏繞著,看起來很雜亂,失去美感。
2)植物獨特的花果
能準確辨別出Ampelosicyos bosseri的方法就是看果實、種子
* Ampelosicyos bosseri和龜甲龍果實比較
龜甲龍果實是乾燥的三翅蒴果,長達2厘米,直徑1.8公分。
Ampelosicyos bosseri果實樣子似黃瓜,倒卵形,表面光滑,肉質厚實。長11-16厘米,直徑6-9厘米。
*Ampelosicyos bosseri和龜甲龍種子比較
龜甲龍種子褐色橢圓形,一端帶白色紙質翅膀。
Ampelosicyos bosseri種子樣子特殊,而且不規則,長度達25毫米,厚度10毫米。
3)栽培方法
Ampelosicyos bosseri雖然可以用截枝插或種子播種來繁殖。但是,要獲得足夠長的插條需要有一顆成年的Ampelosicyos bosseri才行,實在來不易。至於種子播種方面,其發芽率非常很低,盡管成功發芽,能否長成小苗也是一大挑戰。
所以說,如果你有幸擁有一顆小苗,得好好珍惜,認真了解其種植方法,不然枯萎了可真是一大損失。
事實上,長成小苗的Ampelosicyos bosseri不難種植,只是有某些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。
眾所周知,塊根類植物(象牙宮、象足漆、鬼妻閣等)都有一個肥大的肉質莖,可以儲藏水份,一般較為耐旱,但Ampelosicyos bosseri有些不同,它雖然也有肉質莖,但仍然對水需求大,一般來說,在活躍生長期間每兩天澆水一次。但也不能長期處於潮濕狀態,因此需要使用排水性良好的介質作為壤土,以免積水。
它不太喜歡烈日光照,提供散射光即可,最佳溫度為30-20°C。對低溫較為敏感,確保溫度維持在12°C以上,不能低於5°C,避免出現凍傷。
4)總結
Ampelosicyos bosseri (Odosicyos bosseri)是一種多年生雌雄異株攀緣植物。這種植物產自非洲,沒有引種到亞洲大陸,比較稀有罕見。
小苗時期和龜甲龍有些相似,能準確辨別出Ampelosicyos bosseri的方法就是看果實、種子。
* Ampelosicyos bosseri果實樣子似黃瓜,倒卵形,表面光滑,肉質厚實。長11-16厘米,直徑6-9厘米。
* Ampelosicyos bosseri種子樣子特殊,而且不規則,長度達25毫米,厚度10毫米。
Ampelosicyos bosseri繁殖非常困難,然而一但長成小苗,種植上會容易一些,種植注意事宜以下。
* 它對水需求很大,每兩天澆水一次。
* 不太喜歡散射光,忌烈日暴曬。
* 不耐低溫,確保溫度維持在12°C以上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