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* 世上最細小的蘭科植物,它不像蘭花,更似雜草,一但開花卻十分驚艷!

瑤草(Spiranthes sinensis )

蘭科植物的家族非常龐大,已知的植物約800屬,25000種,因其獨特花形、多彩的花色而聞名。受到廣大花友善評。但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蘭花是長什麼樣子?

它與我們過往認識的蘭花是完全不同的感覺,擁有自已的獨特個性。然而它的美,並不輕易就能察覺的。只有當你靜下心來,仔細觀察,才會感受得到。它的名字叫瑤草(Spiranthes sinensis)。


1)瑤草十分普通,特色在花?

瑤草(全草外觀)

瑤草是蘭科瑤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常見於東亞地區,包括中國大陸、日本、朝鮮半島。由於植株非常細小,僅有12至29厘米高,看樣子不像蘭花,更像一種草,如果生在野外,在尚未開花時,很容易被其它雜草混淆或遮擋,更別說它多有特別了。

絛草的英文Spiranthes sinensis,是來自希臘文的"螺旋形狀花朵串",相當形像地描繪了其花,序結構的特色。至於它的中文別名命名方法,都是形容它的外在特徵的。比如說,瑤草的根部呈肉質狀,就像人參的塊莖,花序繞在花莖生長,呈螺旋狀排列,像一條龍,所又名盤龍參。有人更富想像力,認為花序繞在花莖這個模樣,就像一條龍抱著石柱,充滿氣勢,所以又叫龍抱柱。

除了花朵排列的形態十分獨特外,花朵本身也十分精緻可愛,花瓣晶瑩剔透,有明顯的唇瓣;其色澤多樣,有紫紅色、粉紅色或白色等;還會散發出淡雅的清新香味。很適合栽培於草地或盆栽中,作為袖珍盆景近距離觀賞。


2)瑤草生長環境


畢竟絛草是一種蘭花(盡管樣子不像),其生長習慣也是相近的。植物原生地主要集中在林下濕地、沼澤草甸、山坡地及河谷等地。因為那裡濕潤涼爽、土壤兼具透水性及保水性。是植物最適合的環境條件。但由於瑤草繁殖能力較弱,數量受到限制,目前被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名錄。


2.1)如果盆栽種植瑤草,需要注意什麼?

你可以把它擺放在窗邊養植,提供充足的散射光照,並保空氣流通,澆水量可以兩天左右一次。在一年四季當中,儘量保持溫度介乎14℃至29℃之間。最高耐受溫度為34℃。冬天也不能低於4℃。否則會進入休眠狀態,嚴重的話生長不良或爛根枯萎。住在華南地區的花友們,唯一要留意的是夏季避暑。


3)藥用價值


3.1)古典籍記錄

據中華藥相關書籍《中華草本》、《嶺南採藥錄》等記錄,瑤草的根和全草均可入藥,性甘、苦、平,歸心、肺經,有益氣養陰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病後氣血兩虛、少氣無力、氣虛白帶、遺精、失眠、燥咳、咽喉腫痛、腎虛、肺癆咳血、小兒暑熱症等病症。


3.2)現代醫學研究

科學發現,瑤草含有一種名為阿魏酸二十八醇酯(octacosyl ferulate)的化學物質,已被證實有抗腫瘤作用,目前正致力開發為抗癌藥物。


3.3)民間使用經驗分享

*絛草+豬胰+銀杏煎服可以治療糖尿病。

*緋草根+泡米酒或熬製雞湯:食補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因為絛草性質偏寒,有濕熱瘀滯症狀的人群是不能使用絛草的,否則會導致症狀加重的。


4)總結


蘭科植物的家族非常龐大,你知道世界上最小的蘭花是長甚麼樣子?它完全不像蘭花,更似雜草,一但開花,有著完全不同的感覺,它的名字叫瑤草(Spiranthes sinensis)。

瑤草別名稱為盤龍參、龍抱柱。其花序繞在花莖生長,螺旋狀排列,形如花串。細看之下,花朵精緻,花瓣晶瑩剔透,有明顯的唇瓣,色澤紫紅色、粉紅色或白色,還會散發出清新香味。可以作為欣賞植物。此外,它也有藥用價值。可用於治療病後虛弱,遺精、失眠、燥咳等。

綬草主要集中在林下濕地、沼澤草甸、山坡及河谷等地。如同野草一般,但由於繁殖能力較弱,數量受到限制,目前被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名錄。

在植物種植上,牠喜歡濕潤涼爽、土壤兼具透水性及保水性。光照需求低,必須空氣流通,澆水量兩天一次。在一年四季當中,儘量保持溫度介乎14℃至29℃之間。最高耐受溫度為34℃。冬天也不能低於4℃。

綬草藥食源,可進補和治療疾病。據古藥書記載,綬草全草可用於治療病後氣血兩虛、少氣無力、氣虛白帶、遺精、失眠、燥咳、咽喉腫痛、腎虛、肺癆咳血、小兒暑熱症等病症。現代科學指出,這種植物提取物有抗腫瘤作用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遵循這幾種方法, 種子播種無難度!

很多人覺得種子播種很簡單,沒甚麼技巧可言, 不就是直接把種子撒在泥土上,淋透水,等發芽啦嗎? 當然,對於天生天養的野生植物種子,確實隨便掉進濕土都能發芽。 但有不少植物對原生環境比較依賴,在沒有合適的氣溫、濕度、 光照條件下,種子會處於半休眠狀態,見發芽率偏低, 甚至完全不發芽。這時就要使用催芽法來煥醒種子。 然而,不同品種的植物種子對環境要求也有差異, 應該選擇適當的催芽方法。 以下介紹常見的四大催芽法 破殼法 有很多種子都有堅硬的外殼包裹著, 目的是保護內裡的胚芽不被外物所傷。所以在種植時, 必須想辦法令外殼破裂,水份才能滲透入種胚中,令其膨脹發芽。 操作方法 種子破殼看似簡單,其實也很講求技巧和方法的, 如果拿捏不住力道,不是弄傷自已就是弄死種胚, 忙碌了半天一場空。 對於皮厚堅硬、油潤光滑的種子,用槌子直接擊打種子外殻, 很容易跳彈滑去,難以處理。可以先用濕抹布包裹著固定位置, 慢慢敲擊,直至聽到種皮裂開的聲音即可停止。 如果種子皮部較薄,為了避免傷及內裡的胚乳, 可以用小刀在種子頂部的位置切開一個小口,然後才播土澆水。 種子品種 需要破殼法處理的植物種子包括:菘木、櫻花、桃樹、梅子、木鱉子 、日本南瓜、紅雀豆和車厘子等。 泡水/濕紙巾催芽法 絕大部的種子都可以使用泡水/濕紙巾催芽法來促進種子發芽, 而且方便簡單,行之有效。 操作方法 將種子泡水一天,用濕紙巾把種子包裹著,然後用膠袋密封保濕, 等待發芽後即可播土。 對於一些比較細小的種子可以直接泡水至發芽, 不用濕紙巾包裹催芽。因為種子過於細小, 小芽插入紙巾中難以分離,易因強行拔出令種芽截斷死亡。 你們會否有疑問,為甚麼不直接播土、淋水呢? 要知道,種子發芽對水份的需求幾乎是100%, 而養份是由種子內裡的胚乳提供,有沒有泥土都無所謂, 有充足的水份才是關鍵。況且,種子在尚未發芽前直接播入泥土, 需要對水份進行調控,太幹或太濕也有可能影響發芽率。 種子品種 需要泡小/濕紙巾催芽法處理的植物種子包括,茄子、番茄、黃瓜、 甜瓜、南瓜、辣淑、玉米、向日葵、鳥蘿、桔梗、矮牽牛、秋葵、 葫蘆瓜、九層塔和羅勒等。 冷凍催芽法 有些植物生長在北方寒冷地區,種子繁殖亦需要特定的環境條件。 我們需要模仿植物的原生環境,經過低溫法處理種子, 令其終止休眠,快速甦醒,順利發芽生長。 操作方法 先把種子泡在溫水中1-2天,見種子...

鴨跖草科油畫婚禮吊蘭(Tradescantia)觀葉植物,種植、養護全攻略

油畫婚禮吊蘭(tradescantia)   提到吊蘭,很多人一時間想到吊竹梅,如果覺得這種植物太常見,也比較單調,可以選擇一些顔值較高的品種,例如牡丹吊蘭、金魚吊蘭、口紅吊蘭和千葉吊蘭等等。但就人氣和受歡迎程度,它們都比上油畫婚禮吊蘭(tradescantia)。近年來,隨著油畫婚禮吊蘭的大量繁殖,產量穩定上升,價格也逐漸平民化,愛花的你當然不能錯過吧! 本期,小編就介紹油畫婚禮吊蘭的種植與養護方法。 認識油畫婚禮吊蘭(Tradescantia) 油畫婚禮吊蘭(Tradescantia)是鴨蹠草科的一種垂吊形觀葉植物。它的葉片多為雙色,以粉紅作為底色,表面呈深綠色紋理,在陽光映照下亮麗耀目,深受人們喜愛。這種吊蘭不但顏值高,還很好養,可以設計成垂吊型(垂掛在半空向下生長或直立型盆栽),如果室內空間夠大,陽光可以照射進來,設計成爬牆植物也很合適。 嚴格來說,油畫婚禮吊蘭的正名是油畫婚禮紫露草,屬於鴨蹠草科毛花紫露草的變種。它有兩個同科屬的"兄弟",稱為花葉毛花紫露草和金葉毛花紫露草,但論及顔值它們遠非油畫婚禮吊蘭。久而久之,它的"身世"無人深究。 油畫婚禮吊蘭有何獨特之處 油畫婚禮吊蘭全貌 當你第一眼看到油畫婚禮吊蘭,可能被它漂亮的外表深深吸引。植物的葉面呈綠白雙色的紋理,背面深紫色,莖部藍紫色,就像幅油畫,不太真實。更甚的是,當你觸摸它的葉片時,有著塑料的質感,容易誤認為是假花。 油畫婚禮吊蘭色澤令人驚艷,在陽光映照下更加亮麗耀目,深愛普羅大眾喜愛,有不少人作為家居裝飾擺設。另外,由於植物帶有高貴浪漫的氣質,可以作為婚禮的場景佈置,因而取名“婚禮吊蘭”。 油畫婚禮吊蘭是多肉植物嗎? 油畫婚禮吊蘭莖部呈 肉質 很多人看到油畫婚禮吊蘭的莖幹呈現肉質,誤認為多肉植物。其實它與多肉植物沒有任何關係。在種植養護上也有明顯差別,絕對不能混為一談。 比如說… 多肉植物宜選用顆質土,對水肥需求量低,可以種子或分株繁殖。而油畫婚禮吊蘭通常使用疏鬆透氣的泥土,對水份和肥料需求較高,繁殖通常以截枝扦插為主,很少種子播種。 養護油畫婚禮吊蘭怎樣種植?養護難不難的? 該怎麼說?如果只是想養活它,絕對不困難。但要把它種得健健康康,色彩亮麗,需要滿足其基本環境條件,最好還是要一些種植經驗和技巧。解說如下: 選土宜疏鬆透氣 油畫婚禮吊蘭對配土有一定的要求,...

*象牙宮(Pachypodium rosulatum)到底如何澆水?遵循這"三步曲'',控水無難道!*

象牙宮( Pachypodium rosulatum) 象牙宮(Pachypodium rosulatum)是夾竹桃科棒捶樹屬稀有塊根植物一。深受塊根迷的喜愛。然而像牙宮澆水問題一直以來困擾不少花友,不是淋水太多令其水澇爛根,就是澆水太少導致塊莖幹枯。本文小編提出的"澆水三步曲",讓大家在植物澆水上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方向。 象牙宮澆水那些事 聽很多網友說,象牙宮澆水由此至終都是一大問題,不是淋水太多令其水澇爛根,就是澆水太少導致缺水幹枯,到底該怎麽辨? 以下是小編提出的"澆水三步曲",雖然不一定絕對正確,但是起到指導作用,讓大家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方向。 澆水三步曲 第一步:季節性變化 這是客觀的資訊,大家在網上也會找到得到。就是說,春夏季節是植物的生長期,而且氣候溫暖,水份蒸發較快,澆水量可以多一些,一般三,四天一次,每次淋透即可。 秋冬季節是植物的休眠期,而且相對清涼,水份蒸發較慢,澆水量可以少一些,可以二週一次,每次澆水宜少不宜多,不用淋透,需要擺放通風位置。 第二步:觀察植物長勢 雖然說,春夏季節是植物的生長期。秋冬季節是植物的休眠期。但凡事總有例外,小編見過有的象牙宮在秋冬季節過後還沒有甦醒的跡象。這時也要嚴格控水,直至植物有明顯長勢後才增加澆水量。 第三步:觀察植物狀態 養過象牙宮的朋友都知道,這類植物擁有肥大的肉質莖,主要用來儲存水份和養份,以便在極端幹旱的日子能維持生命。 所以說,我們可以通過觀察象牙宮肉質莖的狀態來確定植株是否缺水,甚麼時候該澆水。 缺水指標有以下三點: 象牙宮的肉質莖縮小。 象牙宮的肉質莖有皺縮紋理。 象牙宮植株變輕了。 總結 象牙宮澆水方法可以遵循這"三步曲''操作: [第一步]季節變化 春夏季節,植物生長期,澆水量可以多一些,約三,四天一次。 秋冬季節,植物休眠期,澆水量減少,約二週一次。 [第二步]植物長勢 植物生長旺盛,表示需水量高,澆水次數可以頻密一些。 植物生長緩慢或不太生長,則嚴格控水甚至完全停水。 [第三步]植物狀態 植物肥大的肉質莖是儲存水份和養份,見肉質莖有異常,可能是缺水現象。例如像牙宮的肉質莖縮小、有皺縮紋理或植株變輕。